手机台
抖音
微信
app
酉州村庄志—— 丹泉村:总有一种美,吸引你
发布时间:2024-09-13 信息来源:字体: 【

龙潭镇丹泉村境内有一泉,因周围泥土均为红色,故以“丹泉”为名。2003年,哨山村、沉木村和新坪村1组、7组并入丹泉村,现辖7个村民小组,636户2356人,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丹泉附近,素有“小张家界”之称的笋岩大峡谷奇峰叠起、风景如画,江口汞矿厂钩沉着秦代丹砂女皇巴清的传奇往事,境内有最美村寨“沉木溪”,井岗河谷、梯田和川盐古道集市“拖船坳”秀甲一方、人文蔚起,唤醒渐行渐远的乡愁印记。2022年10月,丹泉村入列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俯瞰沉木溪。 黄德权摄

壮美大峡谷 诗画井岗园

丹泉境内,西有海拔1620米的天山垭,北有青华林场,南枕何家山、红鹰墩,中部山峦起伏。发源于葡萄山腰的桐岭、哨山两河和香炉岩半山的井岗河在此交汇后,源出秀山西椒溪山的溶溪河沿干田坝、高洞庙、溶溪、溪口一路北行,受鱼泉坝、漆园坝、李家溪、石礌诸水,至丹泉村何家山会茶园、井岗园二水,在五育村转弯90度,由苦竹坝至双江口东入龙潭河。

自龙潭古镇启程,经江口场,沿着蜿蜒的柏油路,顺井岗河上行数里,笋岩大峡谷便赫然在目。峡谷两侧绝壁千仞、飞瀑流泉,重峦叠嶂、绵延纵横,丛立之峰,澎湃数十里,与舒卷云海构成一幅酣畅淋漓的水墨丹青,堪比张家界之雄奇。谷底怪石林立、素湍绿潭,潭底细石历历可数,潭中锦鳞空游无所依,水质清澈,可与九寨沟媲美。“双鼻孔”朱砂矿遗址犹在。小山门、大山门、一线天曲径通幽、宽窄相间,最宽处丈余,窄处仅容一人,垂直落差逾千尺,蔚为壮观。笋岩来自远古洪荒,也去往锦绣未来。瀑布、梯田、溶洞、竹海、石林、石笋,或壮丽、或俊秀、或峻峭、或幽深,宛若一部地质天书,既有日月盈仄的恢宏叙事,也有花草虫鱼的幽微抵达,由大自然花费亿万年,精雕细刻、千锤百炼,衍生出美学价值极高的喀斯特地貌景观。随手拾一块石头,便是一幅纹理独特的世界名画。观音坐莲、犀牛望月、牛郎织女,一座山峰就是一个神话传说。笋岩集万亩杜鹃、千山红叶、百年古寨、八百奇峰、十里峡谷于一身,雄浑中寓奇秀,险峻里藏清幽,总有一种奇绝的美,吸引你前往。

笋岩大峡谷。 吴娅敏 摄

出笋岩,沿山傍水续行几里,眼前豁然开朗,但见群山环抱,宛若苍穹遗落之玉环,直径约六公里,其内缓坡延展,至山麓汇聚成一方广袤之盆地,形似巨釜横陈,谓之井岗园。丹泉村恰似釜底明珠,镶嵌其间,静谧而祥和。村中央,一脉小山悠然横卧,较四围山峦低却三分,其长未及二公里,左右伴以双溪——桐岭河与哨山河,二水至何家寨交汇,注入井岗河。何家寨南倚何家山,据《方舆纪要》:何家山“司南百里,山皆高耸,以山旁居民多何姓者而名。”百十幢民居密密匝匝依山而建,街巷纵横、学堂隐现,山、寨、景和谐共融,风貌俨然。土家吊脚楼飞檐翘角,错落其间。包茂高速如玉带般轻盈环绕山腰,为这世外桃源平添了几分现代气息。

沉木溪、拖船坳、洞汪坡、井岗大堰、井岗河谷与梯田,众多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串联起丹泉厚重的历史文化脉络。作为龚秀古道必经之处,集市“拖船坳”曾萃聚无数往来的商贾,十分繁盛。3公里青龙大堰横贯危崖,惠及千亩良田。井岗梯田规模宏大、气象万千,顺山势延伸,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盘山环水,如天梯凌空,景色醉人。所产井岗大米形状似梭、质白如玉、脆酥油糯、口感极佳。

古拙沉木溪 传统花灯调

沉木溪南接秀山县,紧邻巴尔盖国家森林公园,以喀斯特峰丛、河谷地貌为主。因村内溪水常年不断,清澈见底,汩汩东流,故得名“沉木溪”。岭上沉木溪、溪畔鲁家沟,两个自然村落镶嵌于溪谷山岭之间,段氏、李氏两姓聚族而居,土家族建筑古朴典雅,民族风情醇厚。

沉木溪寨民都姓段,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香,三十余栋木质建筑和吊脚楼在竹树环合中鳞次栉比、参差错落,被朝云浸洗、夜月朗照,诗意远透、画境空灵。沉木溪人崇文尚学、书香满堂,先后走出大学生、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党政工作人员数十人。

鲁家沟则以李姓为主,一座四角天井四合院历经三百年风雨洗礼,“马桑”柱头古韵悠长。四合院周边,几户人家皆从老宅分支而出,各立门户,门前阶沿上的“打三棋”“围角棋”棋盘,虽历经风雨侵蚀,却字迹依然清晰。

沉木溪人热情好客,客至则盛宴启,夏奉糯米甜酒之清凉,冬以开水泡茶之温润,继之以佳肴美酒。土家米酒、江口白酒,源自五谷,甘醇各异;油粑粑、米豆腐、腊肉,皆为珍馐。传统节日尤以春节为尊,家家户户杀年猪、推菜豆腐、炸油粑粑、打糍粑,过得红红火火、喜庆洋洋。

沉木溪人爱唱山歌、花灯调、劳动号子等,伴奏以唢呐、木叶、锣鼓等乐器。“冬月雪花飘,酉阳解放了;人民都欢喜,跳舞又唱歌!”“一唱井岗园,像个锅底形;新地伏山村,朱砂遍地生。”花灯调《唱解放》《酉秀好地方》《十二月采茶歌》《倒十字》颂党恩、爱家乡、弘美德、树新风,集歌、舞、念、吹打乐、琴弦乐、纸扎工艺、杂技等于一体,被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酉阳民俗宝库中的瑰丽之花。奇幻民间故事《雷打岩》记叙土家先民的斗争精神,摆手舞、哭嫁、工圣祭祀在寨子里代代传承。

花灯班子

“朱砂之眼” 古韵今风

丹泉,一个仙气弥散、令人遐想的村名,古为丹砂贡地,被誉为“朱砂之眼”。

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记载:朱砂有土沙、岩沙二种。岩沙则凿自岩石上者,色极光莹,价倍土砂,其形似箭头者尤贵。朱砂乃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亦可作颜料和药剂,是畅行历代帝王贵胄的业界“硬通货”,穿越千年的一抹中国红。秦始皇暮年,频遣术士炼制不老仙丹,亲身试药以求长生。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尤其在唐、明两代,外丹术蔚为时尚,曾有多位帝王服食金丹中毒而亡。

酉阳汞矿储量大、易选易冶、品位高,为全国稀有,主要产于龙潭江口、板溪山羊、楠木辣子水、涂市银岭等地,成规模开采朱砂,冶炼水银已有上千年历史,《吴普本草》《新唐书·地理志》《爵秩全函》等书均有记载。1997年重庆直辖前,酉阳朱砂、水银收购量历年占四川省收购量的50%。

新中国成立后,酉阳汞矿更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丹泉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深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乡村旅游漂流项目。

作者:白云飞

坐标:龙潭镇丹泉村

66966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渝网信许可证编号232013005
Copyright © 渝ICP备13002664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202000105号
酉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yyxw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酉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酉阳新闻网
分享到: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9-13 14: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