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台
抖音
微信
app
酉山酉水酉文化┃冯家院子萃英华 ——冯世瀛:白首注经兼注史
发布时间:2024-01-25 信息来源:字体: 【

融媒体中心记者曾常文/图

前言

小坝原名芦藁坝,明朝初年,周氏先祖周尚珠任酉阳宣慰司权师,冉土司将芦藁坝赐予周尚珠,周尚珠更芦藁坝为小坝。此后的数百年间,夏家、冯家、秦家、饶家、骆家、喻家等家族相继搬迁至此,造就了小坝几百年的繁荣,“冯家的顶子、夏家的银子、周家的女子”这句广泛流传的谚语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这句谚语中,“冯家的顶子”说的便是今小坝花园村冯家。自乾隆中期至民国初年的百余年间,冯家出了冯楚亿、冯世瀛、冯世熙、冯文愿、冯文恕、冯文恪、冯宗啓、冯宗楫等名闻酉州的官绅士子,其中冯世瀛更是誉满巴蜀的诗人、史学家、经学家。而冯家的先辈们为酉阳留下的不特“冯家的顶子”这句谚语,在安全地方、有利酉阳文史方面也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冯家院子.JPG

冯家院子

冯氏先祖于明嘉靖年间入酉,定居五堆(今小河镇小河村五堆)。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冯凤迁居小坝,草创修建庄园。其后,冯楚亿、冯世瀛等不断扩修,成为小坝冯家花园。冯家院子最辉煌时,占地面积近6亩,现存建筑占地约1000平方米,阁楼、封火墙、门楣、照壁、散墩等依然保存完好。

冯家院子一角.png

冯家院子一角

冯家院子除了冯氏族人居住外,在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还被当作屯所指挥部。同治至光绪年间,冯世瀛在此开设私塾,教授学子。其中黔江一代文豪陈景星就是冯世瀛的得意门生,陈景星于光绪八年考取举人,光绪二十二年考取进士,任山东文登、兰山县知县。

酉阳直隶州总志1.jpg

酉阳直隶州总志

清代小坝冯氏名人

冯  凤(1719—1776)教授为业,居家孝友,冯氏迁小坝始祖。

冯伯万(1751—1810)字楚亿,同治四年,朝廷例赠朝议大夫。嘉庆元年,湖北白莲教起,酉阳知州鲁华祝聘请冯楚亿为幕僚,办理军需。嘉庆白莲教之乱,来凤城破,黔江被难,酉阳独完,伯万之功不可夺。其后随幕潼川,鲁牧以军功保举,伯万不愿出仕而归家,增修庄园。《酉阳直隶州总志》有安徽颍州府知府毛含丹所撰《冯楚亿先生传》。

冯世熙,字京庵,优廪生,以学识渊博名闻四川,长年教授于湖南龙山、四川成都、双流、温江等地,从游者众。

冯世瀛(1794—1885),字澹如,号壶川,又号雪樵。道光辛卯科举人,道光二十六任四川金堂县训导,咸丰八年告病回籍,任酉阳保甲局总办。冯世瀛以经学、诗文、史学见长,也以此为地方之贡献最大。

冯文愿(1818—1872),字石渔,冯世瀛长子,廪生,军功保加同知衔,赏戴花翎,同治初年选江苏知县。

冯文恕:号心如,以军功保举国子监正衔,捐资并督修三星桥。

冯文恪:吏部注诠儒学训导。

冯宗啓:以军功保举光禄寺正衔。

冯宗楫:以军功保举兵部詹事。

冯世瀛:白首注经兼注史

“白首注经兼注史;青山埋骨不埋名。”—清·张之洞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清末名臣张之洞给酉阳人写了三副对联,除了为处士陈继烆写的一副墓联外,其余两副都是为冯世瀛而写,其中这副对联更是高度地总结了冯世瀛的一生。

总纂《酉阳直隶州总志》 书写酉阳百年文化自信

1849年,酉阳廪生冉崇文前往成都参加乡试,考试后便赴四川金堂县拜访任金堂儒学教谕的冯世瀛,冯世瀛向冉崇文出示了自己撰写的酉秀黔彭历代州县志正误、考异、补遗等手稿,冉崇文抄录了一份带回酉阳。同时,在冯世瀛的启发下,冉崇文撰成《酉述》三十六卷。

早在任金堂教谕前,冯世瀛便开始搜罗酉州遗闻,为增修州志作准备。在金堂任职期间,冯世瀛又参阅大量史料,至咸丰八年(1858年)回酉,冯世瀛撰成《二酉纪闻》二十六卷,与冉崇文所撰《酉述》各有千秋,同时也为增订《酉阳直隶州总志》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咸丰十年(1860年),王鳞飞由彭水知县升任酉阳直隶州知州。下车伊始,王鳞飞即询问酉阳州志之事,得知仅有乾隆三十九年知州邵陆修订的《酉阳州志》四卷和嘉庆年间知州章增订的《酉阳州志》二卷,不觉引以为憾。适逢致仕在家的冯世瀛偕同冉崇文前来拜访,谈及修志之事,冯世瀛、冉崇文分别说到已有之成果,王鳞飞当即拍板,召集人员修订《酉阳直隶州总志》。

而就在事项议定之时,太平军攻陷黔江,进逼两河口(今黔江区阿蓬江镇,时属酉阳),黔江李香盘踞八面山为乱,酉阳告急,王鳞飞亲自带兵防堵,时隔半年,方才奏凯。此时的冯世瀛与冉崇文以为这修志之事会就此告停,没想到王鳞飞并没有忘记修志之事,重新召集酉阳名贤,以冯世瀛、冉崇文为总纂,进士出身的陈继薰、蔡世佑等为监纂,设局于文昌宫开始修订州志。

因为有冯世瀛《二酉纪闻》和冉崇文《酉述》做基础,《酉阳直隶州总志》的修订工作得以高效进行,自同治元年四月设局至同治二年冬月即修订告竣,仅用一年零八个月。

《酉阳直隶州总志》合首末二卷计二十四卷,体例完备,记载翔实,成为了解酉阳历史最好的一部工具书。1957年1月,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到酉阳考察时,专门阅读了《酉阳直隶州总志》,并且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这部州志编得很好,内容充实,又有编者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见编者下了功夫。不像别的州县,修志不动脑筋,只是照抄书……”

《雪樵经解》:酉阳唯一收入“四库”的著作

“仙传首推周柱史;经师犹见鲁灵光。”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时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张之洞与酉秀黔彭一州三县士子官绅在酉阳文庙前共同见证了一场盛事:年满八十的冯世瀛重游泮水。张之洞深受感染,写下这副对联赠送给冯世瀛,盛赞其在学术、经学上的造诣。

关于冯世瀛的经学造诣,从酉阳进士陈继薰在《畊余琐录》序中的一段话便可见一斑:“一日(冯世瀛先生)以《畊余琐录》数卷相示,薰伏案敬读,始而疑,继而骇,终则心悦诚服,曰有是哉。先生之学,何其博也,集诸儒之说,上下古今采其是、订其非,非胸罗万卷,讵能道其只字乎?”

冯世瀛一生著述梓行的经学书籍有《古经考辩》《雪樵经解》《石经考辩》《周易集解》《畊余琐录》《五经集解》等。其中《雪樵经解》于同治八年排印,盛行海内,光绪八年、光绪十一年、光绪十二年、光绪十六年多次再版仍然供不应求。

《雪樵经解》书影.png

《雪樵经解》书影

“北斗星不仰,东都石不刊。驰书公一笑,翻板遍长安。”陈景星这首诗把洛阳纸贵的《雪樵经解》风靡全国的情形表达得淋漓尽致。相传《雪樵经解》曾被张之洞奏呈光绪皇帝御览,皇帝钦赐“怡经堂”匾额。上个世纪20年代,《雪樵经解》被收录入《四库未收书辑刊》,成为酉阳历史上唯一一部被收入“四库”字号的著作!

《二酉英华》书影.png

《二酉英华》书影

《二酉英华》:酉阳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2014年,在酉阳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黎洪先生和四川大学教授尹锡南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原存四川大学图书馆的酉阳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二酉英华》得以再版,这本书发行不久,就引起了不少地方文史专家和高校学者的注意。

“冯壶川先生辑二酉英华,收罗至数十家之多,可谓极一时之盛矣,降及同光,此风稍替……”清末酉阳首位京师大学堂学生、民国国立成都大学首任校长龙潭蔡锡保在《埙篪集序》中点评酉阳文学时就这样写道。

“英华萃二酉,葑菲採无遗。”陈景星的《龙池书院留别壶川师》这首诗中的这句是对“二酉英华”有准确的定位和解释。《二酉英华》选辑酉阳、秀山、彭水和黔江等地明清时期59位文人学者近2972首诗作,并于光绪元年由冯世瀛门生、小坝夏家花园夏承勋、夏缙光捐资刻印。

冯家院子外墙上的福字.JPG

冯家院子外墙上的福字

冯世瀛墓.jpg

冯世瀛墓

《候虫吟草》:鲍谢规模而必传之作

阅遍《二酉英华》近三千首诗,但无一首是冯世瀛所作,这是因为冯世瀛于同治十年刊印了《候虫吟草》。

《候虫吟草》现藏于四川大学图书馆,共八本十六卷,收录了作者1821—1868年的诗作2042首,反映了冯世瀛“自少至老山川之阅历,朋寮之交游,遭遇之通塞”等诸多历史文化信息。冯世瀛在自序中说“权作年谱”。据现有史料知,《候虫吟草》是酉阳历史上酉阳籍现存世最早,内容最丰,信息最广的一部诗集。

冯世瀛在诗文方面造诣极深,湖北按察使李卿榖、内江刘景伯、威远邹光第、杭州陆矶、涪陵石彦恬、酉阳冉瑞岱、酉阳直隶州知州阳湖董贻清等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董贻清评价其诗:“古近体皆沉博绝丽,瑰玮奇特,直欲蹙踏,鲍谢规模,唐贤殆必传之作。”

除了藏于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候虫吟草》,冯世瀛还著有《蜀诗所见》(散佚)、《候虫吟草续集》(酉阳民间尚有藏本)等诗文集。

“白首注经兼注史;青山埋骨不埋名。”1885年,92岁的冯世瀛病逝,张之洞闻讯撰写了这一副墓联。数冯世瀛一生著述,不特经史,诗歌亦称酉阳第一。而冯世瀛于酉阳的贡献也不仅仅限于文史,对于安靖地方也曾做出了许多贡献和牺牲。

奠南福星:酉阳州南北管钥

正月里来是新年,猫山造反己未年。

猫山造反一年半,打死几多大官员。

营盘扎在玛瑙嘴,一心想要坐秀山

……

这是流传在贵州省松桃县甘龙镇猫山村的一段花灯词,讲述的是咸丰九年至咸丰十年发生在酉阳南腰界周边的一场震惊朝廷的战事,也是因为这场战事,酉阳修建了大量关隘,其中最扼要的两处都与小坝冯家有关。

咸丰七年十二月,贵州灯花教与思南致和团起事,号称白号军,先后攻下思南、印江、务川等府县。咸丰九年六月初一,白号军进攻印江沙子坡,并制定了猫猫山为门户,沙子坡为咽喉,雷公堡为声援,捲子平为捍卫的战略目标。当此之时,猫山郎官、郎宦、吕明扬,拦腰盖(南腰界)唐家溪陈选发(《咸同贵州军事史》作陈选发,《酉阳直隶州总志》作陈显发。)等灯花教首领应声而起,攻打酉阳、秀山。

为防止贵州号军进攻酉阳,咸丰九年冬,酉阳知州余漋廷札委各地修筑关卡,先世居小河五堆的冯世瀛即与小坝夏家监生夏生云叔侄捐资在小河板凳岩修建南北石卡二座。

同时,为拱卫州城,余漋廷再度倡议小坝士绅捐资修筑水井坡(今二酉山田家盖,地当渝城至酉阳州城孔道)关卡命团首周德溶等总理工事。谁知半年后,余漋廷因病告假,同时猫猫山战事将平,周德溶等就不再用心修筑,导致工程半途而废。

咸丰十年,王鳞飞署酉阳直隶州知州,深知水井坡关的重要性,于是再度召集冯世瀛、周德溶等捐资修建,咸丰十一年正月竣工,题名为福星关。

福星关现仅存关名石碑和冯世瀛撰写的《新修水井坡福星关记》。在这篇碑记中,冯世瀛清楚地记录了其规模:南北各为墙二堵,基厚一丈四尺,收顶同高二丈二尺,共长三十丈有奇,均整块巨石为之……佥谓是关之设,实创改土以来所未有。

奠南关遗址.jpg

奠南关遗址

“风雨飘摇,弥以无恐”,这是《酉阳直隶州总志》中对板凳岩关的评语。同治二年,酉阳知州张秉堃见其雄伟扼要,实为酉阳南部第一雄关,于是更名为奠南关。而福星关则与咸丰十一年小坝夏升云等捐资修建的有“酉阳北门之管钥”之称的小坝拱辰关“相伯仲”,同为城北锁钥。

酉阳知州张秉堃奠南关题名.jpg

酉阳知州张秉堃奠南关题名

附:冯世瀛经学著述一览:

1、《古经考辩》(发行年份不详)

2、《雪樵经解》三十三卷,其中附录三卷。同治八年(1869年)西蜀冯氏味无味斋刊;光绪乙酉(1885年)慈水冯祖宪铅字排印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广百宋斋铅印。200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

3、《石经考辩》二卷。

4、《周易集解》五卷。清光绪九年(1883年)善成堂刻本;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冯氏辨斋锡版印本。

5、《畊余琐录》十二卷,同治十二年刊,巾箱本,又名《四书集解》。

6、《五经集解》二卷,同治刻本。



66966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渝网信许可证编号232013005
Copyright © 渝ICP备13002664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202000105号
酉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yyxw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酉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酉阳新闻网
分享到: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25 1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