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一股热潮风风火火的席卷而来,名为“晒秋”。人们循着庆祝丰收的鼓点,跨越大江南北,共庆农事、分享喜悦。在重庆,今年第一场晒秋盛典,从梁平开始,第七届长江三峡晒秋节拉开了大幕。仅仅是梁平这一个地方,农事活动就频频“造节”,春天“耕春”、秋天“晒秋”,乡村解锁新的流量。在流量风口之下,土里的土特产成了“金饽饽”,经济的一池春水泛起了涟漪。今日聚焦,由此展开。
十色大地 绘就“秋的诗意”
在长寿石堰镇,田野里一片金灿灿,阳光为稻田添上了一抹橘红。规划成块儿的农田已经成熟,和错落有致的村舍交相辉映,铺展开新的秋景。“田成方,路相连,水稻成熟后,景色美得很。”村民邓凤兰感叹道。
当低海拔的巫山脆李逐渐售罄的时候,生长在“中高山”的晚熟脆李,刚好进入丰收期。青黄色的脆李梯次成熟,保证市场上不会“青黄不接”。“还没出村就卖完了”,脆李种植户刘应席说。
黔江区的2万余亩辣椒,正陆续迎来采摘。椒农们顶着烈日,穿行在田垅间,忙着采摘下今年第一批果实。辣椒基地负责人张国强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可以完成两万斤的辣椒采摘。
秋天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丰收。稻谷的金、葡萄的紫、蓝莓的蓝,还有脆李的青黄、辣椒的红······有如大地打翻了调色盘,姹紫嫣红、千颜万色,晒秋正当时。第七届长江三峡(梁平)晒秋节,拉开了大幕,这不过是重庆晒秋的序幕。每一处鲜艳的“大地色彩”,都明晃晃晒满了丰收的喜悦。这些浸满汗水的秋色,涂抹出这座城市“最有诗意的秋天”。
土地是最好的画板,“致富愿景”任人描绘。靠土地增收,增的是含“新”量。根据《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要在7.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要达到64%。目标落地到今年,重庆上半年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是6.8%。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今年目标是63.5%。将“老乡留在老家”,是增收的重要途径。上半年,重庆“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的岗位,增长了2.3倍,发放的薪酬,增长了72%。远景规划,正在步步接近。相比以前““脸朝黄土背朝天”,现在的“新农人”更在意:“凭技术丰收”、“凭本事吃饭”。
“田园梦”最大的底气
荣昌区有近两万亩高粱田,到了立秋时节,一株株高粱“涨红了脸”、“弯下了腰”,沉甸甸的,十分喜人。两台大型收割机在地里来回穿梭,把高粱连秆带穗“吃”进去、再“吐”出来,就成了高粱籽。粉碎的高粱杆落叶归根、洒落田里,继续增加土壤的肥力,人们也不再为焚烧秸秆“操碎了心”。机械化作业的效率很高,600亩红高粱,一周之内就能完成秋收。
农业的含“新”量,是“晒出果实、晒出幸福”最大的底气。除了硬件过硬之外,重庆农业的“软实力”也在为大地增色。以水稻为例,重庆堪称育种的“国家队”。湿热的气候,起伏的落差,让山水夹峙中的梯田,成为西南稻区的“典型代表地”,耐高温、抗伏旱的水稻新品,长了一茬又一茬。立秋过后,垫江县的2万亩“制种水稻”进入收割期。农业机械开足了马力,来来回回奔跑在稻田里,奏响了丰收的田园牧歌。这些水稻种子归仓后,主要提供给长江中上游种植,也会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
每个人心中都有“田园梦”,而支撑梦想的,必定是与时代共进的生产方式,是足以带来增收的一技之长。颗粒归仓的秋天,正是“田园梦”最好的注解。禾黍盈满,静心入秋。
增收,渠道越多越好。“流量密码”就是激发潜力的催化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了关于旅游经济的展望,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的出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突破“6万亿”大关。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寄予厚望,将在旅游经济中,担当起“火车头”和“压舱石”的作用。这一预测,在上半年已经显露端倪。根据《2024上半年旅游消费报告》,“成渝CP”,均位列“国内热门目的地榜单”的前列。流量热度,蹭不蹭、怎么蹭?““农事造节””就是一个落地有声的回答。
“晒”出融合发展的旺季
酉阳县的石泉苗寨,坐落在群山之中,地无三尺平,自然条件的局限,激发了人们的想象,挂在山坡上的吊脚楼,和门前、窗台的晒秋图,是村民用平和心态与崎岖地形完成的“交流”。趁着阳光正好,各家的农作物,按主人的创意摆弄开来,喜悦心情跃然于图中。古寨的秋天,成了旅游的旺季。
初秋时节,黔江区土家十三寨,俨然也是一个大型的“晒秋场”。小院里、巷道上、走廊间,晒满了红彤彤的辣椒、金灿灿的玉米、黄橙橙的豆子。对山居人家来说,“自晒门前秋”的方式最不占地方,一晒一收,也最为方便。而整个山间、都晒出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惊艳了无数游客。
旅游带动消费,土地用起来了,老乡也没闲着,晾晒的干货还能形成加工链。一场农事,让更多人看到了乡村的无限可能。“文化+旅游+农业”并驾齐驱,不同行业之间跨界融合、迭代升级,乡村也随之不断成长。“晒秋”惊艳一个秋天、带火了一方土地。其他季节,也同此理。四季轮转之间,有看不完的风景,关于“好生活”的想象,也望不到尽头。
“美丽乡村”有了流量,仅仅是跑出了“第一棒”。在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潘家恩看来,从“晒秋节”到“秋日经济”,是一次全域开发的迭代升级。他说,其实农业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跟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而经济和文化之间本来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农事节”到秋日经济,有比较大的一个跃升,让农业变风景,让一产变三产,同时也让消费变参与。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大做深土特产文章,重点是怎么把它跟产业连在一起。如果说能够把特色农业产品,加上文化,加上生态,加上一种绿色发展,它也是一个新质生产力的体现。要做得更好,需要一个全域的思维,能够把全域开发,县、乡、村三级联动这方面建立起来,然后用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实现。
一方农事“火”一方山水
春播种、夏耕耘、秋收获、冬归仓······农事活动有无限创意可挖,而能否“造节”成功?关键在于提高“参与度”和“关注度”:“参与”激发兴趣,民俗“活”起来;“关注”带来流量,经济“火”起来。而要保持活力和热度,靠的则是“三产协同”、“城乡融合‘的相向而行。突破界限、美美与共,四季、日常,皆如节庆般美好。
(第1眼-重庆广电 吴霜 邓静 吴静 李波 尹力 丁琳 李嘉博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