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风风火火地到来了。城市乡村处处张灯结彩,一张张吉祥的福字、一幅幅火红的春联、一个个喜庆的中国结,都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节日气息。今天,我们从年味儿、年俗活动中,寻找生活的吉祥符号。
巴蜀寻龙 喜庆叠加
龙年大拜年
四川绵阳市平武县报恩寺景区,藏着9999条龙,柱额梁方的壁画、瓦当滴水的雕刻、屋脊的走兽,全部都是龙。
千年古蜀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的文物,诉说着时间故事,这里有虎头虎脑的龙形青铜像,还有造型独特的“猪鼻龙”,猪鼻子的造型奇特,鼻子上还有很多花纹。
四川巴中,一场千龙千狮闹新春的活动热热闹闹上演。千龙千面都各有特色,但无论舞的什么龙,都是大家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
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重庆铜梁火龙,之所以用“火”字打头,就是因为飞龙在舞动过程中会形成一片立体火阵,而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以铁水打出的金花。铜梁区龙舞艺人朱华伟介绍,打火龙的铁水要烧到1300度到1600度,低于1300度打出去的花就打不散,或者打不出来花,温度达到之后,一要抛得好,二要打得准,三要打得散,前后左右二三十个平方,高的有二十米,漫天都是花。
舞动的飞龙,冲进“铁水流星”,在缤纷烟火中迎接新年!
龙年说龙,少不了咱们重庆的“中华第一龙”。这个龙年春节,龙乡铜梁也放出大招,铁花飞溅的火龙、华丽大气的大蠕龙,轮番登场,水云龙、荷花龙、竞技龙、 夜光龙……各类代表性龙舞,绝活齐聚。铜梁龙传承千年,除此之外,我市还有江津小彩龙舞、梁平草把龙舞,云阳县的高阳板凳龙,都是各具特色。
舞龙,是中国最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人们以此来表达对来年五谷丰登的企盼,也展现出一种活力奋发的精神。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民风民俗、历史沉淀,汇聚在一起,让我们今天的“年味”愈久弥香、回味绵长。
江津中山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上千年的文化传承,积淀下厚重的历史文化,也造就了当地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多年来,古镇居民一直有春节当街设宴招待客人的习俗。
“千米长宴”正式开席,不管是否相识,游客市民和古镇居民聚在一张桌上品尝美食,用当地人的话说,这叫一双筷子吃遍整条街。
在涪陵区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年味文化节迎来八方游客;在梁平,非遗文化节热闹非凡,梁山灯戏接连上演,梁平木版年画、梁平剪纸,梁平竹编,绝活齐聚,让市民大饱眼福。
在渝中区十八梯,当地居民有过年打灯笼的老习俗。十八梯打灯笼步步高源于重庆民谚,描绘了夜晚行人在十八梯提灯笼步步向上的景象,如今挂满灯笼的“步步高”,成为十八梯的新景观,寄托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中山古镇千米长宴,十八梯登高打灯笼,不同地方,人们喜爱的年俗或有所不同,但内核是一致的,都表达着对亲情与团圆的珍视,对新年的祈盼。
龙年探民俗,在土家古镇山寨,那里的年味儿也很浓。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西沱玩牛是西沱古镇居民节日里的一项重要活动,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到春节,玩牛队就要敲锣打鼓给大家拜新年。
西沱古镇还有一段民间故事,相传有条青色的水龙盘踞在巍峨雄伟的方斗山上,保护这方家园,每到喜庆的日子,西沱人民就会表演水龙舞,表达感恩之情。水龙喷的水越大,就代表西沱古镇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发达。
古镇新春,龙腾新年。黔江区金洞乡叶家大院,不仅是黔江规模最大的传统古村落,也是土家族群众的聚居区。新春佳节,大家身着民族服饰,跳摆手舞、打糍粑、贴春联,欢欢喜喜过 “大年”。
新春佳节,亲友相聚,祈福迎祥,浓浓的年味里,是一年的收获和喜悦。春节,也是时令的分界,希望的起点。我们为家人祈福,也为自己鼓劲。新的一年,祝福大家龙年安康,皆得所愿。
(第1眼-重庆广电 傅了 陈越 丁琳 李艺 尹力 李嘉博)